转发 关于做好2025年度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项课题有关事项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纳入年度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并组织开展研究的要求,切实提高人大工作整体质效,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市社科联决定围绕“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开展2025年度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项课题研究。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课题研究方向
1.发挥代表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调研。就人大代表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如何发挥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职责,对密切人民群众与国家机关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行调研,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中独特的政治优势,为人大代表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2.关于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工作体制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以往人大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做法,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积极拓展代表参与立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让代表议案建议更好转化体现为立法成果,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和工作提质增效、丰富和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不断创新立法工作方式方法,使人大的立法主导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3.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机制调研。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进行调查研究,在依法审查批准年度预算决算、监督预算执行、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等工作中找堵点和难点,并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在推动健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制度、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全过程人民民主背景下提升人大监督质效的路径探析。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人大监督选题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研究吸纳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以及新闻媒体的意见建议,确保监督项目代表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呼声。
5.探索建立“听取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持续深化民主民意平台和载体建设,健全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机制制度,推动各类民主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不断夯实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的民意基础,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依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融入国家治理,把“民意民智”变成“良策实招”。
二、课题报送安排
1.课题申报要求
(1)课题安排。各学院根据课题研究方向,自愿申报。题目可根据选题方向自拟,鼓励围绕选题方向确定小而实的题目进行研究。
(2)进度安排。①自通知之日起,开始课题申报工作;②4月下旬组织评审,及时发布立项课题;③5月上旬立项后,开展课题研究工作。④8月,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组织专家对相关课题情况进行中期调度,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⑤10月至11月底开展课题结题评审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将择优向上推介发表。
(3)提交资料。课题申报纸质材料包括《课题申请书》(附件1)3份、《课题论证活页》(附件2)4份。
2.课题结题要求
(1)结题条件。①课题研究成果在市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主流报刊杂志发表;②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市级及以上表彰和荣誉;③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通报表扬、市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④课题研究成果有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审批签字。以上条件满足任一即可结题。
(2)提交资料。①《结题审批书》(附件3)2份;②研究成果登记表及佐证材料(附件4)3份;③课题调研报告正文,4份,一份原稿,另3份隐去单位和个人信息,不少于4000字(格式要求请参照附件5)。
三、材料提交
课题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结题资料提交时间另行通知。课题申报资料和结题资料的纸质版报送至42D科技处张慧雅,电子版按照“课题名+课题组单位+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的格式发送至邮箱844208341@qq.com。
联系方式:0736-7821388